English

短讯

2001-02-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首都举行《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座谈会

中国人口报社和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在京举办《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学习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白皮书是解决我国人口与发展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政府高举人权的旗帜,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文化权、经济社会保障权的重要宣言。

专家学者们在会上指出,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要一手抓人口控制,继续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口环境,一手抓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观转变的促进作用,形成二者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范又)

我国将加强科技信息扶贫工作

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合作开展“中国科技信息扶贫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在贫困地区示范县加强信息能力建设和科技信息服务,为国家制定扶贫和消除贫富差距的政策和计划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项目实施期三年,总经费投入250万美元,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65万美元,科技部和项目县配套投入185万美元。项目在河北涞水、河南商城、安徽霍山、重庆潼南、陕西榆林5个县定点示范,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刘敬智)

杨合教授科技论文在国外引起反响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合教授,在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取得重要进展,其论文被2000年6月出版的美国《工程索引》(EI)所收录。这一成绩在2000年上半年名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24所国际著名大学之首。

创建于1884年的美国《工程索引》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检索工具之一。杨合教授的题为“不均匀压下板带金属面内弯曲的失稳模式”论文,以47行的罕见篇幅被收录。杨合教授今年38岁,立足于材料加工工程,从事先进塑性加工技术建模、计算机仿真及智能化的研究与教学。在薄壁轻量化件精确成形及其先进技术、塑性成形过程的建模、虚拟仿真及优化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徐澄王劲松)

《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

1951年创刊的史学研究刊物《历史教学》至今已走过50年历程,《历史教学》编辑部在该刊2001年第一期刊登了杨生茂、杨志玖、魏宏运、何兹全、王玉哲、韦力、彭明、漆侠、李纯武、罗澍伟等人的回忆文章,以示纪念。

《历史教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历史学杂志,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传播中外历史文化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史学人才,推进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张厚安在《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一文中,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作者本人近20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文章阐述了作者将学术目光聚焦在农村问题上的缘由,并强调社会科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转换其研究内容和方法,变革的方向是为社会改革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科学的良性互动。文章阐明了“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在谈到近二十年来理论务农实践的主要体会时,作者指出,社会科学只要面向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改革服务,同样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黄楠森在《现时代与人学》(《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一期)一文中从现时代与人学的关系角度,提出了21世纪中国人学的三个重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并进一步指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依赖动物和植物,要以人类为中心来进行生产,即改造自然要以人类为中心;全球化向人学提出了新问题:经济全球化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实践,社会性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